天津鋁方管被爆操控鋁價 業內稱短期對鋁價影響不大
一度“肥得流油”的金屬倉儲業務近日讓投行高盛陷入操控鋁方管的輿論壓力中。
《紐約時報》記者DavidKocieniewski(下簡稱“大衛”)近日發布了一份詳細的報告,指稱高盛利用轉移鋁庫存來拉高鋁市場價格,導致消費者在過去3年多支付了50億美元。卓創分析師張清表示,目前銅鋁鋅都存在同樣的問題,對國內最直接的就是漲價幅度高了,進口少了,事件對目前鋁價的影響應該不會很大,后期可能對LME庫存監管有影響。
轉移鋁庫存拉高價格
根據大衛的報告,自2003年美聯儲容許受其監管的銀行在大宗商品現貨市場上進行交易后,一家高盛控制的企業便開始通過轉移鋁庫存來拉高市場價格。報告指出,美國消費者每次購買含有鋁商品時,他們支付的價格一直受到了操控。消息人士估算,在過去三年里,此舉已導致了美國消費者多支付了50億美元的價格。
大衛的調查集中在一家高盛在三年前收購的鋁儲存企業,名為MetroInternationalTradeServices(MITS)。消息稱,自從高盛買入這家企業之后,庫存外排隊提貨的平均時間增加了超過20倍。因為排隊等待時間更長了,該企業儲存鋁的收入水平也增加了。這部分成本已經反映在鋁的市場價格中。
因行業標準要求,鋁倉庫是不容許不斷地囤積庫存的,倉庫每天需轉移3000噸的金屬。消息稱,MITS為了繞過這一規定,每天在不同的倉庫間轉移金屬。一位分析師估計,每天轉移的約90%的金屬是轉移到了另一家高盛控制的倉庫。
大衛分析,監管該行業的機構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幾乎沒有顯示出任何改革這種行業行為的動力。這可能是因為LME會收取鋁倉庫1%的租金。限制倉庫的租金收入將使LME損失數百萬美元。
這一切使得出現了一個有點荒謬的工作環境。倉庫工作人員表示,他們會經?吹酵慌緳C每天開車跑三四轉。雖然有大量的待處理提貨訂單,但據《紐約時報》報道,有些倉庫一天里的12小時甚至更多時間卻仍然門庭冷清。
據報道,這個問題的涉及范圍可能遠不止鋁行業——摩根大通、貝萊德和高盛已經得到SEC的批準,在市場上購買大量可供出售的銅,并把它們囤積起來。
LME正醞釀新規
事實上,一些鋁的終端消費企業已經成立了聯盟——包括波音和可口可樂,向高盛施壓。而上述問題也已經引起LME的關注,LME的新東家港交所希望通過加快銅、鋁等金屬的倉庫出貨安排,來緩解工業用戶需要排隊取貨的現狀。
本月初,港交所宣布推出針對LME庫存政策的修改意見。這一旨在縮短LME交付時間的方案包括幾方面的內容,比如通過引入新的基于“入貨率”而調整的“出貨率”,防止當前的排隊現象繼續惡化。此外,如果買家等待提貨的時間超過100天,倉庫將會釋出額外的金屬。有交易商和分析師指出,這一改革可能給全球金屬市場帶來巨震,基本金屬價格可能進一步承壓。
而高盛及摩根大通也傳出了動作,消息稱,高盛正為旗下的金屬倉儲公司MITS找買家,而摩根大通近期也啟動了出售旗下倉儲子公司HenryBath的進程,欲退出這一厚利行業。